中药祛内热是指运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在中药调理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血液的流通、加速毒素的排出。
中医中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它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热疾病。而且中医中中药的治疗效果还特别好,在中医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体内的内热,而且还能够治疗多种热疾病。
在中医上,可以治疗内热,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血液的流通,从而来达到去除内热的目的。在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之前,应该先咨询医师,确定自身的体质状况。如果是由于内热所导致的疾病,那么在治疗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三、中药治疗外感发热法是什么呢?
一般而言,外感发热就是人体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治疗。治疗时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作用的食物来治疗。那么,中药治疗外感发热法有哪些呢?
1、金银花。金银花能够有效的帮助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对于外感发热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外感发热的患者来说,服用金银花可以帮助疏散外邪,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外感发热的症状。
2、薄荷。薄荷能够有效的帮助疏散外邪、缓解外感发热,对于外感发热有非常好的治疗以及预防效果。
3、菊花。菊花有非常好的清热散风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对于外感发热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药去内热
中药去内热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
中药去内热的基本资料去内热的基本资料去内热的基本资料去内热的基本资料去内热(《辨证录》卷三)处方生地2钱,丹皮2钱,生石膏5钱(先煎),生栀子3钱(炒),银花3钱,连翘3钱,桔梗1钱,牛蒡子3钱(后下),玄参2钱,麦冬3钱(去心),生甘草1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内火,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牙根肿烂,牙根外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镐京直指》
处方41、柴胡饮处方柴胡1钱,青皮1钱,人参1钱,黄芩2分,半夏1钱,草果(煨)5分,草果仁5分,陈皮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伤寒发狂。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处方42、柴胡汤处方柴胡(去苗)、黄芩(去黑心)、甘草(炙)、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汤洗7遍,焙干)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壮热,呕逆不定,头痛,身体疼烦。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祛内热的中药方
祛内热的中药方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
祛内热的中药材1、地黄
地黄又名大寒。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其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温热病的高热、口渴、虚烦不眠,如临阳明头痛、肝火太旺、胃热、虚火牙痛等症。
地黄除含有地黄多糖外,尚含较多的黏液蛋白、淀粉、无机盐等。地黄煎剂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压,还能减轻心肌缺血,地黄制剂能降低血小板数量,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黄的浸膏对“血热妄行”的病人亦有明显作用。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地黄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补强壮、益精填髓、强筋骨、养肝、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利水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病后,虚损劳伤、肾精、阴虚发热、消渴、吐血、痈肿、热淋以及热毒、湿痹等。
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黄对血小板、凝血功能及红细胞、白细胞等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血小板含量有关,可能与抑制纤维蛋白原的释放有关。地黄中的地黄醇提物对豚鼠脾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增强脾脏平滑肌的收缩力。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