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赵若雪安静地趴在大姐背上,突然感觉有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扫视,她微微扭过脖子。</p>
这才注意自己娘和一个中年妇人,而娘的怀里坐着一个略显黑瘦的婴儿。</p>
这就是自己的双胞胎哥哥了,他不时咳嗽几声,黑瘦的面庞,看着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p>
两人目光对视中,赵若雪略感奇怪,这个哥哥目光十分有神,怎么看也不像婴儿的眼神,也许是自己想多了,赵若雪机械地扭回头。</p>
大妹给客人斟满茶后,又背着赵若雪回到厨房帮忙,今天是周氏掌勺,灶台上放着宰杀好的鱼,自家做的熏肉,从地窖里取出的白菜、萝卜等。</p>
秦氏把切好的熏肉放到盘子里,看了正往灶里添柴的大妹一眼,“大妹呀,你背着她干活多碍事啊,把她先放屋里去。”</p>
大妹站起来笑道,“二伯娘,七妹很乖的,不影响我干活。”</p>
于氏过来,把一片熏肉放到嘴里含糊道,“老二媳妇,你说这七妹也是怪,爹不疼娘不爱的,居然一点没耽误长!”</p>
周氏横了于氏一眼,“老大家的你怎么又偷吃呢!”</p>
“哎呀娘,我不是尝尝咸淡吗!”</p>
“熏肉咸淡正好,你不用尝了,多大的人了,一点规矩都没有!”周氏气道,又看向大妹,“把七妹放堂屋里吧,一会儿炒菜烟熏火燎的。”</p>
“哎。”大妹又来到堂屋把七妹放到炕尾,这里不像炕头那么热。</p>
这时,赵老秸和三个儿子正陪着村长赵孟礼闲聊着。</p>
“老秸呀,今年老天爷善待咱们,收成好,全村打的稻谷你家能排前三。”</p>
赵老秸吧嗒一口烟,“还行吧,去掉上交官家的,今年能过个肥年。”</p>
赵孟礼又道,“老大,老二,听说你们家的大穗和栓柱都去镇里当学徒了?”</p>
赵老大笑道,“我家大穗去了镇上的聚香楼当学徒,老二家的栓柱托人去了武馆当学徒。”</p>
赵孟礼眼睛一亮,点头道,“两家孩子都有出息,小小年纪就想奔个好前程。”</p>
赵老秸哼道,“屁,农人就应该守着土地,去外面闯荡能有啥好果子吃,安稳种地才是本分。”</p>
赵孟礼摇头叹道,“贤侄啊,地里刨食也是无奈之举啊,看天吃饭说不定一场水灾旱灾就颗粒无收啊!”</p>
赵老秸轻哼一声没有说话。</p>
赵若雪被放在炕尾实在无聊,只好进入空间看看。</p>
刘三娘抱着赵不易坐在炕头处的沿上,与自己大姐说着体己话。</p>
自打刚刚刘大娘给了三穗一颗糖,他就始终没有走,心想等会可能还会给一颗。</p>
赵不易见自己的妹妹躺在炕上,他开始在娘的怀里打起挺来。</p>
刘大娘道,“三娘你看这孩子是不是饿了呀,怎么还不老实了呢。”</p>
“不能啊,我刚喂过。”刘三娘又打开被子看看,孩子的屁屁很干爽。</p>
“可能是孩子想上炕吧,你把不易放到炕上待会吧,老抱着也怪累的。”</p>
“炕上太热了吧。”</p>
“放一会儿应该没问题,早产儿睡得暖和些省得脾胃虚寒。”</p>
刘三娘一听有理,也就把赵不易放到了炕头处,并嘱咐三穗看着点,转过头继续与刘大娘热聊。</p>
赵不易看着三穗“呀咿呀”两声,然后伸出小手指向赵若雪。</p>
三穗有些疑惑,“小弟呀,那个是你的妹妹,你俩一块出生的呢。”</p>
赵不易皱眉,继续不停地指向赵若雪,还不停地把脸扭向那边,虽然幅度有限,但三穗似乎也明白了。</p>
“小弟你真聪明,原来是想妹妹了呀,你等着。”</p>
三穗说着脱鞋上炕,把赵若雪连被子带人推到了赵不易身前。</p>
赵不易给了三穗一个赞许的眼神,三穗挠挠头,虽然想不太明白,但三婶家的这对双胞胎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毕竟他才三岁呢。</p>
赵不易心里暗笑,随即小声地哭了起来,声音不大,好像是怕吵醒自己的妹妹。</p>
刘三娘把孩子抱了起来,“大姐,还是不行,炕太热了孩子受不了。”</p>
孩子不停地小声啼哭,“乖儿子不哭啊,走上厨房看奶奶做啥好吃的呢。”</p>
到了厨房,赵不易立时止住了哭声,刘大娘笑道,“可能是你家不易闻到厨房香味了,吵着要来呢。”</p>
赵若雪把精神力都放在空间里,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就感觉好热,连忙退出空间,才发现自己怎么会来到了另一边呢,被子下面好热啊,再躺一会儿说不定就会把被子烧着了。</p>
这是谁干的?有点脑子也不会把她放到这里呀!</p>
“哇……”赵若雪大哭起来,心想若是无人把她挪过去,也只好动用空间里的清水了。</p>
邻居吴铁牛听到哭声走了过来,“哎呀,谁把孩子放在炕头了,这太热了。”说着把赵若雪又移到炕尾处。</p>
快到晌午时,于氏又从邻居家借来几副桌椅,将菜摆上圆桌,农家人做菜实惠,每个桌上一盘熏肉,一条红烧鲤鱼,炒鸡蛋和白菜丝凉菜,赵老三又摆上一坛子黄酒,先给村长赵孟礼满上。</p>
邻居吴铁牛看着一桌子菜咽了咽口水,“赵叔,你家老三办满月酒,这菜可是够硬的啊。”</p>
周氏笑道,“这不是今年收成好吗,这也紧巴一年了,铁牛啊,你多吃点。”</p>
众人也不好意思先动筷子,都在看着村长,毕竟村长年岁更大,赵家村里威望最高。</p>
村长赵孟礼端起酒碗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蜻蜓点水地夹了一块熏肉放到嘴里慢慢咀嚼。</p>
赵老大等人见村长动了筷子,话不多说,也都鼓起腮帮子,努着后槽牙,一口菜一口酒,谁也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生怕少吃一口。</p>
直到肉剩一块,鱼剩根刺时,这才装模装样的停下筷子拉起家常,再喝酒时,白菜丝也是一根一根的夹。</p>
村长见此,也不见怪,村里一年到头庄户人家的油水太少,谁家婚丧嫁娶都是这样吃的。</p>
不像村长家,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三十五岁那年考中了秀才,现在县衙做书吏,虽然也算是吏,但凭着县衙里干事,在县城的商铺都开了三家。</p>
男人们在堂屋,而女人和孩子们则是提前拨了菜,坐在厨房的小凳上拿着馍吃着菜。</p>
刘大娘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实在看不惯于氏和三穗,娘俩恨不得把盘子都吞下,跟打架似的,正好她帮着三妹照看赵不易。</p>
看着大妹把七妹从堂屋里抱了回来,赵不易的眼神略微黯淡些许。</p>
这才注意自己娘和一个中年妇人,而娘的怀里坐着一个略显黑瘦的婴儿。</p>
这就是自己的双胞胎哥哥了,他不时咳嗽几声,黑瘦的面庞,看着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p>
两人目光对视中,赵若雪略感奇怪,这个哥哥目光十分有神,怎么看也不像婴儿的眼神,也许是自己想多了,赵若雪机械地扭回头。</p>
大妹给客人斟满茶后,又背着赵若雪回到厨房帮忙,今天是周氏掌勺,灶台上放着宰杀好的鱼,自家做的熏肉,从地窖里取出的白菜、萝卜等。</p>
秦氏把切好的熏肉放到盘子里,看了正往灶里添柴的大妹一眼,“大妹呀,你背着她干活多碍事啊,把她先放屋里去。”</p>
大妹站起来笑道,“二伯娘,七妹很乖的,不影响我干活。”</p>
于氏过来,把一片熏肉放到嘴里含糊道,“老二媳妇,你说这七妹也是怪,爹不疼娘不爱的,居然一点没耽误长!”</p>
周氏横了于氏一眼,“老大家的你怎么又偷吃呢!”</p>
“哎呀娘,我不是尝尝咸淡吗!”</p>
“熏肉咸淡正好,你不用尝了,多大的人了,一点规矩都没有!”周氏气道,又看向大妹,“把七妹放堂屋里吧,一会儿炒菜烟熏火燎的。”</p>
“哎。”大妹又来到堂屋把七妹放到炕尾,这里不像炕头那么热。</p>
这时,赵老秸和三个儿子正陪着村长赵孟礼闲聊着。</p>
“老秸呀,今年老天爷善待咱们,收成好,全村打的稻谷你家能排前三。”</p>
赵老秸吧嗒一口烟,“还行吧,去掉上交官家的,今年能过个肥年。”</p>
赵孟礼又道,“老大,老二,听说你们家的大穗和栓柱都去镇里当学徒了?”</p>
赵老大笑道,“我家大穗去了镇上的聚香楼当学徒,老二家的栓柱托人去了武馆当学徒。”</p>
赵孟礼眼睛一亮,点头道,“两家孩子都有出息,小小年纪就想奔个好前程。”</p>
赵老秸哼道,“屁,农人就应该守着土地,去外面闯荡能有啥好果子吃,安稳种地才是本分。”</p>
赵孟礼摇头叹道,“贤侄啊,地里刨食也是无奈之举啊,看天吃饭说不定一场水灾旱灾就颗粒无收啊!”</p>
赵老秸轻哼一声没有说话。</p>
赵若雪被放在炕尾实在无聊,只好进入空间看看。</p>
刘三娘抱着赵不易坐在炕头处的沿上,与自己大姐说着体己话。</p>
自打刚刚刘大娘给了三穗一颗糖,他就始终没有走,心想等会可能还会给一颗。</p>
赵不易见自己的妹妹躺在炕上,他开始在娘的怀里打起挺来。</p>
刘大娘道,“三娘你看这孩子是不是饿了呀,怎么还不老实了呢。”</p>
“不能啊,我刚喂过。”刘三娘又打开被子看看,孩子的屁屁很干爽。</p>
“可能是孩子想上炕吧,你把不易放到炕上待会吧,老抱着也怪累的。”</p>
“炕上太热了吧。”</p>
“放一会儿应该没问题,早产儿睡得暖和些省得脾胃虚寒。”</p>
刘三娘一听有理,也就把赵不易放到了炕头处,并嘱咐三穗看着点,转过头继续与刘大娘热聊。</p>
赵不易看着三穗“呀咿呀”两声,然后伸出小手指向赵若雪。</p>
三穗有些疑惑,“小弟呀,那个是你的妹妹,你俩一块出生的呢。”</p>
赵不易皱眉,继续不停地指向赵若雪,还不停地把脸扭向那边,虽然幅度有限,但三穗似乎也明白了。</p>
“小弟你真聪明,原来是想妹妹了呀,你等着。”</p>
三穗说着脱鞋上炕,把赵若雪连被子带人推到了赵不易身前。</p>
赵不易给了三穗一个赞许的眼神,三穗挠挠头,虽然想不太明白,但三婶家的这对双胞胎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毕竟他才三岁呢。</p>
赵不易心里暗笑,随即小声地哭了起来,声音不大,好像是怕吵醒自己的妹妹。</p>
刘三娘把孩子抱了起来,“大姐,还是不行,炕太热了孩子受不了。”</p>
孩子不停地小声啼哭,“乖儿子不哭啊,走上厨房看奶奶做啥好吃的呢。”</p>
到了厨房,赵不易立时止住了哭声,刘大娘笑道,“可能是你家不易闻到厨房香味了,吵着要来呢。”</p>
赵若雪把精神力都放在空间里,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就感觉好热,连忙退出空间,才发现自己怎么会来到了另一边呢,被子下面好热啊,再躺一会儿说不定就会把被子烧着了。</p>
这是谁干的?有点脑子也不会把她放到这里呀!</p>
“哇……”赵若雪大哭起来,心想若是无人把她挪过去,也只好动用空间里的清水了。</p>
邻居吴铁牛听到哭声走了过来,“哎呀,谁把孩子放在炕头了,这太热了。”说着把赵若雪又移到炕尾处。</p>
快到晌午时,于氏又从邻居家借来几副桌椅,将菜摆上圆桌,农家人做菜实惠,每个桌上一盘熏肉,一条红烧鲤鱼,炒鸡蛋和白菜丝凉菜,赵老三又摆上一坛子黄酒,先给村长赵孟礼满上。</p>
邻居吴铁牛看着一桌子菜咽了咽口水,“赵叔,你家老三办满月酒,这菜可是够硬的啊。”</p>
周氏笑道,“这不是今年收成好吗,这也紧巴一年了,铁牛啊,你多吃点。”</p>
众人也不好意思先动筷子,都在看着村长,毕竟村长年岁更大,赵家村里威望最高。</p>
村长赵孟礼端起酒碗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蜻蜓点水地夹了一块熏肉放到嘴里慢慢咀嚼。</p>
赵老大等人见村长动了筷子,话不多说,也都鼓起腮帮子,努着后槽牙,一口菜一口酒,谁也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生怕少吃一口。</p>
直到肉剩一块,鱼剩根刺时,这才装模装样的停下筷子拉起家常,再喝酒时,白菜丝也是一根一根的夹。</p>
村长见此,也不见怪,村里一年到头庄户人家的油水太少,谁家婚丧嫁娶都是这样吃的。</p>
不像村长家,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三十五岁那年考中了秀才,现在县衙做书吏,虽然也算是吏,但凭着县衙里干事,在县城的商铺都开了三家。</p>
男人们在堂屋,而女人和孩子们则是提前拨了菜,坐在厨房的小凳上拿着馍吃着菜。</p>
刘大娘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实在看不惯于氏和三穗,娘俩恨不得把盘子都吞下,跟打架似的,正好她帮着三妹照看赵不易。</p>
看着大妹把七妹从堂屋里抱了回来,赵不易的眼神略微黯淡些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