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虽然尹德芳在单位并没有说过自己要辞职,想当一名工艺银匠之类的话。</p>

    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工要辞去铁饭碗,在90年代,比女人的八卦还炸锅,事业单位是当时很多人削尖脑袋想往里的钻进去的地方。他即将辞职的事情,像一颗超高速弹道导弹飞过太平洋一样,在单位传得很快,整个单位传得几乎沸沸扬扬。</p>

    辞职这件事在他们单位迅速传开,并非他们的领导麻站长向外面透露了风声,而是一个好八卦的单位女同事,当时那女同事正在站长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她偷听了尹德芳和站长的对话。</p>

    于是,尹德芳要辞去公职的事情在单位传得有鼻子有眼。自然而然,姚非力也听到尹德芳即将辞去公职这个消息。可姚非力并不信。因为尹德芳当时深受领导器重,说不定哪天他就坐上领导那宝座。</p>

    尹德芳来借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可能要创业。因为,本地人创业的热潮一波接一波,特别是国营企业四方拖拉机厂的技术员辞职的特别多,那些辞职的技术员,他们都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赛道。</p>

    原因是大家都想借本地最大的国营企业——四方拖拉机厂的东风。四方拖拉机厂由于产品出口东南亚,供不应求。</p>

    拖拉机厂红砖厂房还是当年苏联人帮助建造的。自己生产的能力有限,急需零部件生产商协助,很多零部件必须外包。</p>

    很多私营企业和个人都想揽活,整个Y县人,仿佛在一夜之间被创业的号角唤醒,都想在新的赛道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p>

    国营企业四方拖拉机厂里,很多有技术的正式职工纷纷辞职,下海经商,办私营企业,承接拖拉机厂的外包业务,赚得盆满钵满。</p>

    说实在话,姚非力做剪子鸡蛋面的手艺不错,尹德芳竟然吃出了儿时的味道。</p>

    铜茶壶里的茶,冒着白色的蒸汽,正在“呼噜呼噜”地沸腾。</p>

    尹德芳和姚非力两人,他们像多年失散而又聚在一起的亲密兄弟一样,两人并排坐在茶几两旁,吧唧吧唧地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这让那些说单位只有同事没有朋友,格局极小的坏种领导汗颜。</p>

    两人边吃面条,边剥茶叶蛋,顺便还聊聊铜茶壶,银茶壶工艺制作的事情,还聊到中国古代茶壶工艺传到日本,韩国,现在日本茶壶,韩国茶壶制作技艺高于中国的话题。</p>

    “尹老哥,听说你要辞去公职,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咽下一大夹面条后,姚非力突然问尹德芳。</p>

    尹德芳本来不想说辞职的事情,但是现在姚非力问,他不会说谎,点了点头。然后对姚非力道出了借钱的目的:“非力老弟,实话不相瞒,这次来你家借钱,就是为了去韩国买一把工艺银壶。”</p>

    “要借多少钱?”</p>

    “7万,你看——行不?”尹德芳声音有些含混,而且音量不高。</p>

    “多少钱?”姚非力起初以为听错了数字,他的瞳孔睁老大,望着尹德芳沉稳的国字脸,又问了一遍,“你再说一遍,要借多少?”</p>

    “7万。”尹德芳稍稍提高了音量,语气非常平静。</p>

    “天啦,这,这,这么多钱,可以在咱们县里交一套八九十平米新建商品房的首付了。你是不是疯了?”姚非力一听数字,惊讶得有些结巴。</p>

    7万块钱,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八百块呢,家里一年开支下来,落到口袋里真没有几个铜子了。</p>

    “是有点疯,不过,我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还你的钱的。你要相信我的人品,即使砸锅卖铁,一定还上。”</p>

    “尹老哥,我劝你还是安心上班,别去弄那个什么工艺银壶。费时费力还不一定造得出,耽误了你大好前程,领导又那么器重你,说不定哪天领导一退休,那个位置就是你的。你即使弄出什么一片造银壶来,那玩意儿根本就卖不出去。</p>

    你要好好儿想一下,你那工艺银壶想卖给谁?现在大家都不富裕,手头都不宽裕,银价又那么高,十三四块钱一两。一把银壶,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谁是神经病才买那玩意儿呢!</p>

    你以为大家都生活在宋朝的临安府,那么有情调,能买你的工艺银壶。其他人,能像我们单位职工一样?达到我们的生活消费水平?闲来没事,舒舒服服地煮上一壶清茶,慢慢品味?</p>

    你快给我拉倒吧,不是扎你的心,死心吧!现在绝大多数人,只要能吃饱饭吃上肉,就已经很知足了。可以这么说,银壶算是奢侈品,大家基本上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没有那个闲心闲钱买你的银壶。”</p>

    “兄弟,你说的的确是实情,真话。但也不全对。像你们家媳妇这样赚钱能力强的人也不少啊,你们又都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生活品味,谁赚了钱会拒绝高品质的文化艺术生活?</p>

    你家这真皮沙发,你家这铜茶水壶,你家的大哥大,你家的高级轿车,不都是奢侈品吗?”</p>

    “哈哈,老哥,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毕竟是极少数啊!不过,我都是沾媳妇的光。这不是炫耀,你能理解的。对外面不要说。”</p>

    姚非力很聪明,他真不是赤裸裸的炫耀。他只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就是家里民间贷的幕后策划者。民间贷这个事情,最好不让在圈外的人知道,或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p>

    富,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藏不住。姚非力不愿意露富,在单位里,他一直低调示人。但是,在社会上,如果你一点都不露,在那个民间贷圈层里,别人也不信你有借贷融资的实力。那民间贷生意,就会远离你。</p>

    所以,露富与不露富,是一把双刃剑。民间贷,有时候利息高得吓人,多是见不得光,都是暗地里进行交易。</p>

    只要民间贷双方达成协议,在一些极为隐蔽的地方见面交易,多是口头秘密协议,如果双方商量好利息,然后从银行把钱取出来,进行私下现金交易。</p>

    民间贷有许多不合法的地方,Y县当地政府一直在监管民间贷,只是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盲点多,堵点多,也可以说是灯下黑也不为过。</p>

    一些能量极大的民间贷中间商,他们把本村村民的钱集中到一块儿做民间贷,这就是常说的非法集资。对愿意民间贷的村民来说,他睁眼闭眼都能找到自己托付的民间贷中间商——本村从事民间贷的商人。所以,村民压根不怕,他们就是这样想的:中间商即使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p>

    民间贷风险非常大,其实一点儿也不安全。可是村民们压根不考虑这个风险,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能赚钱,他们愿意冒这个巨大的风险。</p>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